爱电竞

热线电话:
爱电竞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2025年餐饮投资风向:团餐、茶饮、预制菜谁最受资本青睐?

爱电竞介绍 点击次数:186 发布日期:2025-07-25 14:36

2025年餐饮:团餐闷声发财,茶饮挤破泡沫,预制菜冷暖自知

“现在投消费?得像老中医把脉,得透着显微镜看账本!”老李,一位在消费赛道摸爬滚打多年的VC老炮,嘬了口意式浓缩,指关节敲着桌面。2025年的餐饮投资圈,空气里飘的不再是前几年的狂热荷尔蒙,而是“精打细算”和“落地为王”的冷冽气息。

曾经融资新闻刷屏的茶饮赛道,动静小了不少;被资本寄予厚望、想端上家庭餐桌的预制菜,C端市场遭遇了场倒春寒;反倒是过去被嫌弃“土气”、“不性感”的团餐,接二连三传出大额融资的消息。资本的口味,正在不动声色地“变天”。

当“降本增效”、“真金白银”、“抗折腾”成了投资人嘴边的关键词,团餐、茶饮、预制菜这三大餐饮主力军,谁最能挠到资本的痒处?2025年的真金白银,最终会哗啦啦流进谁的碗里?

一、 风口转向:从“画大饼”到“抠钢镚”

还记得前几年吗?餐饮投资热得像盛夏的火锅。一个网红奶茶的故事,一套预制菜的PPT,就能轻松卷走几个亿。那时候,资本追的是“星辰大海”和“增长神话”。

可如今呢?经济冷暖自知,消费者捂紧了钱包,上市出口窄得像针眼,再加上几个昔日的“明星项目”现了原形,兜头一盆冰水浇下来,市场彻底醒了。2025年,资本看餐饮项目的眼神,变得像会计查账:

1、赚钱!现在就要!

“啥时候能见到回头钱?”成了灵魂拷问。漂亮的流水(GMV)和用户数?哄不了人了。清晰的赚钱路子、健康的利润空间、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流才是硬通货。

2、效率就是命!

单点账算得过来吗?一个人能干几个人的活?一平米能产出多少钱?食材浪费控制住了吗?省钱、省人、省地方的本事,成了核心竞争力。

3、抗揍才是王道!

经济一打喷嚏,谁还能稳当吃饭?资本更爱那些“饭总得吃”的刚需领域,需求波动小,抗摔打。

4、能滚雪球吗?

模式能不能摆脱“靠大厨”、“靠老板”的魔咒?能不能标准化、可复制、快速铺开?这是支撑想象空间(和估值)的地基。

在这套新“尺子”下,团餐、茶饮、预制菜这三个兄弟,境遇高下立判。

二、 团餐:土味“现金牛”,突然成了香饽饽?

“团餐?以前觉得又土又low,现在看看,真香!” 老李的感慨,道出了不少投资人心照不宣的转变。2025年,团餐这个“老实人”,成了餐饮资本圈最抢手的“当红炸子鸡”。

资本为啥突然“上头”?硬核原因在这:

1、吃饭是刚需,雷打不动!

企业食堂、学校营养餐、医院病号饭、活动盒饭…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人得吃饭”。经济好不好,这钱都得花。这种抗周期的“定海神针”属性,在风雨飘摇的时候,金子般珍贵。

2、抱紧“大腿”,旱涝保收!

跟伺候散客的饭馆不同,团餐抱住的是企业、学校、政府这些“金主爸爸”(B端/G端)。合同一签,中标到手,就等于锁定了稳定、持续、可预期的“粮票”,现金流稳得一批。追求“稳稳幸福”的资本,眼睛都亮了。

3、人多力量大,赚钱更狠!

一次做几百上千人的饭,食材批发价砍得狠,中央厨房集中生产效率高,规模一大,锅碗瓢盆的成本摊薄了。玩得转的团餐企业,利润率能比普通餐馆还肥厚。

4、政策送东风!

国家盯着校园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呢,单位后勤也在搞社会化改革。这都给规范化、规模化的团餐大佬们,持续喂蛋糕。

5、江湖未定,整合有戏!

国内团餐山头林立,千喜鹤、中快、麦金地这些头部,地盘也不算太大。资本嗅到了血腥味——并购整合,打造巨无霸的机会,就在眼前。

不过,这饭也不那么好吃:B端生意的“硬骨头”

1、靠山山会倒,账期压死人!

大客户一翻脸,业绩就地震。而且这些“爸爸们”付款拖拖拉拉(搞不好拖你几个月),现金流绷得紧紧的,没点家底扛不住。

2、操的心比海深!

食品安全是红线,营养搭配是学问,大规模生产配送是物流战,现场服务是面子工程,管人更是头疼… 规模越大,管理越像走钢丝,稍不留神,品质和效率全砸。

3、强龙难压地头蛇!

地方保护、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是新玩家和全国性扩张的“隐形高墙”。“本地龙”的根基,深着呢。

4、口难调,创新不易!

既要保证安全高效的大锅饭,又想提升口味体验,搞点轻食、个性化定制?难!标准化和个性化,天生冤家。

三、 茶饮:顶流“过气”,资本开始“挑食”

曾几何时,茶饮是资本的“亲儿子”,融资额以亿计眼睛都不眨。如今?赛道明显降温,融资新闻少了,金额缩水了。资本的态度,从“闭眼入”变成了“拿着放大镜扒拉”。

为啥“冷静”了?现实太骨感:

1、店比人多,增长撞墙!

一二线城市,奶茶店快比公共厕所还密了,“内卷”到刺刀见红。往下沉市场找活路?消费力、品牌认知度、竞争玩法都不一样,增长越来越费劲,油钱都不够。

2、抄作业太容易,护城河太浅!

产品、包装、营销点子,分分钟被抄走。品牌想搞点独特气质?难持久。消费者变心比变天快,“爆款”的保鲜期越来越短。

3、赚钱越来越难!

房租、人工、水果奶盖都在涨,一杯奶茶想涨价?消费者立马捂钱包。加盟成了主流救命稻草,可管不好?食品安全爆雷、品牌砸招牌分分钟的事。单店赚钱能力,肉眼可见地往下出溜。

4、上市?遥遥无期!

头部牌子上市路漫漫,或者估值远不如预期,让资本心里直打鼓:这钱投进去,猴年马月能翻倍出来?

钱还没跑光,但只往这几个“缝”里钻:

1、“下沉战神”:极致性价比!

在三四线甚至县城杀出一条血路,供应链硬、管得住加盟商,主打6-15元一杯还能持续赚钱的主儿(蜜雪冰城模式已验证)。资本看中的是广阔的下沉天地和快速复制的“印钞”能力。

2、“小而美”的狠角色!

在健康养生茶(加点枸杞当归?)、国风茶馆(喝的是意境)、或者专攻写字楼白领的“商务茶”等小池塘里,做出特色、粘住粉丝的品牌。资本赌的是差异化带来的溢价和死忠粉。

3、幕后:供应链王者!

给奶茶店提供独家茶叶、神奇小料、创新包装,或者数字化管理工具的隐形大佬。资本喜欢的是服务整个行业的稳定性和技术护城河。

四、 预制菜:C端“凉凉”,B端“闷声发大财”?

预制菜,尤其是想直接卖给消费者(C端)的零售货,在经历资本热炒和“科技与狠活”的全民大讨论后,2025年明显坐了冷板凳。然而,专门给餐厅、酒店供货(B端)的预制菜供应链,却是另一番“偷着乐”的景象。

C端预制菜:资本的“退堂鼓”

1、信任塌方了!

“预制菜进校园”这种事儿一闹,老百姓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和“添加剂”的担忧直接爆表,重建信任?路漫漫。

2、“好吃不贵省事”?一个没占全!

在家吃?味道总觉得差点意思;说方便吧,还得开火加热;算算价格,可能不如点外卖或者自己炒个菜。“好吃、便宜、省事”这三座大山,翻不过去。

3、卖货成本高上天!

线上抢流量贵得要命,线下进超市各种费用还卖得慢,本来就不厚的利润,被挤得更干瘪。

4、红海里扑腾,赚钱是传说!

玩家挤破头,东西长得都差不多,价格战打到眼红,多数C端预制菜公司,还在赔本赚吆喝。

B端预制菜:资本的“新宠”和“潜力股”

跟C端的冷脸不同,给餐馆、外卖店当“后厨帮手”的B端预制菜供应链,正被资本悄悄加注:

1、价值明明白白:省钱省力!

对餐馆来说,用预制半成品,能砍后厨人手、少浪费食材、出菜快还稳定,痛点解决得干净利落,老板们掏钱痛快。

2、订单稳当,量大管饱!

B端客户一买就是大批量,需求稳得很。供应链企业服务几十几百家店,规模效应一上来,成本刷刷降。

3、手艺就是护城河!

能在某个菜系(比如火爆的川湘菜)、或者几个硬菜(像小炒肉、酸菜鱼)、或者复杂工艺(比如油炸锁鲜)上,有独家配方、稳定工艺和大规模出品能力的,能绑住客户,形成壁垒。

4、账本相对好看!

To B的账期通常规矩些(比某些团餐强),加上规模效应控成本,赚钱的路子更清晰。

B端也有“紧箍咒”:

1、既要个性又要规模,难两全!

不同餐馆口味要求各异,怎么平衡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和工厂追求的“标准化”效率?

2、冷链:又贵又难铺!

保证食材新鲜靠冷链,这玩意儿成本高、维护难,想铺到三四线,更是难上加难。

3、同行太多,价格肉搏!

门槛相对低,挤进来的人多,免不了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五、 2025钱流向图:资本的钱袋子,往哪松口?

盘一盘,2025年餐饮资本的钱,流向已经很清楚了:

1、团餐是“心头好”

凭着实打实的稳定、抗造和整合空间,团餐(特别是那些能全国铺开、管理精细的头部)成了资本的“白月光”,大钱会持续涌入。资本图的就是它“现金牛”的踏实和抗周期的“压舱石”作用。

2、茶饮进入“尖子生”选拔赛

资本热情大减,但没彻底离场。钱只会死死盯住能在下沉市场持续数钱的“性价比卷王”、或者在某个小赛道里筑起高墙的“特色幸存者”,还有哪些给行业“供弹药”的优质供应链。讲“遍地网红奶茶”的故事?没人听了。

3、预制菜“B端吃香,C端喝风”

给餐馆供货的B端预制菜供应链,因为价值清楚、模型健康,会继续吸引资本下注。而想直接卖给消费者的C端零售预制菜?除非能彻底解决信任危机、突破“好吃便宜省事”的魔咒、并且证明自己能赚钱,否则资本只会抱着胳膊观望,顶多小范围试试水。

务实年代,能活、能赚才是真本事

2025年的餐饮投资江湖,虚头巴脑的少了,真刀真枪的多了。资本不再为“万店迷梦”和“颠覆一切”的PPT热血沸腾。“谁能稳稳地赚钱?谁能高效地扩张?谁的需求雷打不动?” —— 这三个赤裸裸的问题,成了筛项目的铁尺。

团餐的“稳如老狗”,茶饮细分王者的“韧性十足”,B端预制菜的“立竿见影”,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戳中了资本追求“落袋为安”和“风险可控”的死穴。不是说别的赛道完全没戏,只是在这个“钱金贵、人精明”的年头,只有那些账算得精、根扎得深、抗揍能力强的实干派,才能撬开资本捂紧的钱袋子。

餐饮创业的“镀金时代”可能过去了,但属于那些真懂生意、死磕效率、能在寒冬里长出根的务实者的时代,正拉开序幕。资本的钱是紧了,但真正的好生意,在冷风里反而像炭火一样显眼。谁能成为这股暖流?答案不在华丽的PPT里,就在那些油烟缭绕的后厨和一分一厘都抠得清的账本上,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餐饮行业知识。

爱电竞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