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没想到啊,这中国男篮居然又让人看着想拍大腿!一转眼到了2024年7月,头顶热浪的这阵子,中国队带着赵睿、胡明轩、胡金秋几个活力满满的主力,跑去欧洲练兵了。两场干翻西班牙联队,打得对手都开始迷糊。你说这阵仗,谁看了不是眼前一亮?好久没瞧见中国男篮有这么提气的场面。
有人说中国男篮就是“纸老虎”,平时吹得天花乱坠。可这回欧陆拉练,赵睿和胡明轩一上场,那个劲头,像打了兴奋剂似的。跑得飞快,拼得狠,连教练郭仕强在场边都忍不住多笑了几回。球场上的气氛,真有点久违的感觉。
可喜还在后头。杨瀚森,这小伙本来在国外打球,这回人家开拓者也点头了,允许他回国参加亚洲杯。能有这股新鲜血液注入,说实话,谁不盼着中国队能杀出重围?更别说周琦、曾凡博这俩大块头,也有望赶在8月复出。要是都能上场,这阵容光看名字都让人心痒痒。
不过,冷静下来一想,问题还是有的。球迷嘴上说着“无敌最寂寞”,可心里都明白,热身赛赢了没啥了不起。真正上了亚洲杯,澳大利亚那帮人,一身腱子肉,随便一个二队都能给中国男篮添堵,谁敢说稳赢?上次世界杯,亚运会的苦果,怕是还没完全咽下去。
有朋友跟我吐槽,说中国男篮每次换教练、换阵容,媒体就爱吹一阵,最后还是一地鸡毛。可这次你要说全是泡沫,也不对,毕竟杨瀚森回来了,周琦真要复出的话,内线就能站住脚。锋线那几个小伙子,朱俊龙、曾凡博也都能冲能防,关键得看教练怎么摆棋子。
说起教练,乔尔杰维奇那会儿,指挥一塌糊涂,关键球不换人,死守阵地还老漏人。亚洲杯要是真碰上澳大利亚,郭仕强顶不顶得住压力?再说热身赛对手都没怎么真刀真枪,到了正式比赛才见分晓。
还有个疑问,归化球员成风,菲律宾、日本都玩儿得飞起。可今年八村塁不来,菲律宾的归化也没以前厉害。有人开玩笑,中国队这次分组要是躲开澳大利亚,冠军就八九不离十。讲真,世界上哪有那么顺的事?球场上风云突变,偶尔还真得靠点运气。
周琦和曾凡博,恢复情况到底咋样,外头消息都说有望八月回归。真要都到位,中国男篮这盘棋算是齐活了。可这帮主力,伤愈后能不能直接融进队伍,跟新阵容合拍?化学反应吃不吃得开,这是个门道。打球这事儿不是光拼身体,头脑和默契也要跟上。
说句实在的,过去几年中国男篮的低迷,大家都看在眼里。曾经被菲律宾、日本甚至其他小国家打败,连老球迷都灰了心。这回欧洲行两连胜,能不能算是“王者归来”的信号?有人信,有人嘲。网络上争得脸红脖子粗。有的说:“这下好了,我们的男篮终于要扬眉吐气!”也有人讽刺:“别整天热身赛自嗨,真到亚洲杯还不是一地鸡毛?”
其实,不怪球迷多疑。热身赢球,主力轮番上,纸面实力摆得满满当当。可真刀实枪一打,心理素质、临场反应、主教练能不能及时变阵,全是考验。亚洲杯舞台上,变量太多。谁敢保证不再“高开低走”?上届亚运会的阴影未散,球迷心里有根刺。
说到这些,忍不住想起一句老话:嘴上说得好不如手上干得漂亮。现在的中国男篮,看着像块璞玉。可要是再磨不出光,那就真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有人调侃,杨瀚森要真能一战封神,估计球迷都能睡个好觉。可万一又伤了呢?万一教练还是老套路,板凳深度也甭提。
再说几句,亚洲杯的真正劲敌,澳大利亚实力压在那,谁都不想提前碰。分组能不能避开他们,谁心里都有杆秤。有人直言:“只要决赛别遇上澳大利亚,中国队就能夺冠。”可真要决赛逮上他们,打不赢咋办?难道还要怪运气?球迷质疑声再高,冠军奖杯才是硬道理。
还有网友调皮,说中国队每次都说阵容最强,这回要不拿冠军,下次还怎么吹?有的直接点题:“别怨天尤人了,真本事上场见分晓。”只要能打出精气神,不怕输球,就怕畏畏缩缩。
其实球迷的心情谁不懂,想看中国男篮顺利杀入决赛,最好还能爆冷赢一把澳大利亚。可这些话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到关键比赛,就怕又变成“热身赛之王”,正式比赛掉链子。
圈内的老教练也有话讲:“中国男篮这阵容只要心齐,指挥得当,夺冠不是幻想。”但前提是真的“合一股绳”,别光靠明星,集体作战才靠谱。
最后,不由自主想问一句:男篮这碗老火汤,真能熬成回味无穷的鲜味吗?热身赛连胜只是开胃菜,亚洲杯才是真正的主菜。你说,这中国男篮到底是要咸鱼翻身,还是继续在泥潭打滚?评论区能不能有高见,咱就等着看,看这回中国男篮到底打不打得出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