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突然公开赞同特朗普“伊朗不该拥核”的表态,引发全球哗然。 这一罕见服软发生在美军联合以色列轰炸伊朗三大核设施仅一个月后:地下离心机工厂被钻地弹摧毁,浓缩铀产能倒退十年,经济濒临崩溃。
劲爆的是德黑兰高层内斗白热化,亲美派借机架空反美领袖哈梅内伊,军方密谋成立“过渡委员会”,甚至私下联络海湾国家寻求支持。 这场“投降”背后,是核设施废墟上的权力洗牌。
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撂下狠话:“有必要就再炸一次伊朗核设施! ”不到24小时,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突然改口:“我同意特朗普总统的说法,伊朗不应拥有核武器。 ” 这是伊朗领导人首次公开附和美国对伊核问题的立场,尤其讽刺的是,特朗普正是一个月前下令轰炸伊朗核设施的决策者。
那场代号“午夜之锤”的空袭彻底改变了伊朗的底气。 美军出动125架战机,7架B-2隐形轰炸机投下14枚GBU-57钻地弹,这些“地下堡垒克星”穿透数十米岩层,在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核设施内部引爆。 卫星图像显示,纳坦兹地下离心机大厅被炸成扭曲的金属废墟,1.4万台离心机集体报废。 国际原子能机构评估:伊朗核计划至少倒退十年。
伊朗官员嘴上还在硬撑。 最高领袖顾问沙姆哈尼宣称:“浓缩铀材料早已转移,游戏远未结束! ” 但革命卫队内部报告泄露了实情:纳坦兹电力系统全毁,重建需5年;福尔道隧道坍塌,修复成本超80亿美元。 更致命的是,离心机专家在空袭中死伤过半,技术断层比设备损失更难弥补。
经济绞索也在收紧。 美国制裁掐断了伊朗60%的石油收入,里亚尔汇率暴跌50%,鸡蛋价格一年涨了200%。 首都德黑兰街头出现抢粮暴动,政府不得不抓捕29名“哄抬物价者”并威胁判处死刑维稳。 总统佩泽希齐扬的亲美政府认定:只有妥协才能换制裁松绑。 他们甚至偷偷向美军基地发射导弹前“打招呼”,确保不造成伤亡,演了场“复仇戏”给国内强硬派看。
这场表演激怒了保守派阵营。 88岁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闭门会议中痛斥总统“向撒旦下跪”,但他的话越来越没人听。 军方高层与宗教领袖密谋成立“过渡委员会”,计划逼宫哈梅内伊退休,推举前总统鲁哈尼(伊核协议谈判者)掌权。 革命卫队一名将领私下承认:“德黑兰到处是倒哈梅内伊的阴谋,他只剩空壳权力了。 ”
亲美派正在系统性瓦解保守派根基。 总统上台后削减革命卫队财权,导致伊朗支持的海外武装崩盘:黎巴嫩真主党弹药见底,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濒倒,“抵抗之弧”战略彻底瓦解。 没了枪杆子撑腰,哈梅内伊的强硬喊话显得苍白无力。
欧洲三国(英法德)趁机施压。 他们警告伊朗必须在7月25日伊斯坦布尔谈判中让步,否则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伊朗外长试图讨价还价,要求欧洲“搁置威胁”,但德国代表直接回怼:“你们总统自己都认怂了,还装什么? ”
以色列则继续补刀, 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宣布“美军帮我们重创伊朗核能力”,以情报机构正追踪伊朗藏匿的400公斤60%丰度浓缩铀。 内塔尼亚胡放话:“离目标越近,越不会停手。 ”
德黑兰议会吵成一团。 激进议员要求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总统派坚持谈判求生。 双方唯一共识是:核设施可以暂停,但民用浓缩铀技术绝不放弃,这是未来拥核的唯一火种。
革命卫队仓库里还剩最后王牌。 他们亮出“海巴尔”多弹头导弹(伊朗威力最强弹道导弹),向以色列发射了数枚。 美以防空系统全部拦截,但伊朗国家电视台循环播放发射画面,试图挽回最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