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床在钨矿选矿中是一种重要的重力分选设备,尤其适用于细粒级钨矿(如黑钨矿、白钨矿)的回收。其通过床面的不对称往复运动和横向水流作用,实现矿物按密度和粒度分层分离。以下是摇床在钨矿选矿中从粗选到精选的全流程解析:
1. 粗选阶段
目的:初步分离钨矿与脉石矿物,提高矿石品位。应用特点:
给矿准备:原矿经破碎、磨矿至合适粒度(通常为0.2-2mm),并通过分级或脱泥去除微细颗粒(-0.074mm),避免影响摇床分选效果。
设备选型:采用粗砂摇床(如6-S摇床),床面铺设较粗条纹(如菱形格条),处理能力大,适应低品位矿石。
操作参数:
冲程较大(12-20mm)、冲次较高(250-300次/分钟),增强矿粒松散分层。
横向坡度调至5°-10°,水流速度适中,确保轻重矿物初步分离。
产物:
精矿端产出含钨较高的粗精矿(仍需进一步精选)。
中矿返回再磨或进入次级摇床。
尾矿为轻密度脉石(如石英、长石)。
2. 扫选阶段
目的:回收粗选尾矿中的残留钨矿物,降低损失率。应用特点:
给矿来源:粗选尾矿或中矿再分级后的细粒级部分。
设备调整:
采用细砂摇床或矿泥摇床(如云锡式摇床),床面条纹更细密。
冲程和冲次略低于粗选,水流速度降低以减少细粒钨的流失。
产物:
扫选精矿返回粗选或进入精选流程。
最终尾矿废弃。
3. 精选阶段
目的:提高粗精矿的钨品位,达到冶炼要求(通常WO₃>65%)。应用特点:
给矿预处理:粗精矿可能需再磨至更细粒度(-0.1mm),确保单体解离。
设备选型:采用刻槽床面的矿泥摇床,条纹精细(如锯齿形),分选精度高。
操作参数:
小冲程(8-12mm)、低冲次(200-240次/分钟),增强选择性分离。
横向坡度调至2°-5°,水流缓慢稳定,减少高密度矿物的混杂。
产物:
高品位钨精矿(集中于精矿端最窄区域)。
中矿返回再选,尾矿为连生体或杂质矿物。
4. 关键影响因素
给矿粒度:摇床对0.02-2mm颗粒分选效果最佳,需严格控制磨矿细度。
床面参数:条纹形状、高度影响矿粒运移路径,粗选用高条纹,精选用低条纹。
水流量与坡度:粗选需大水流快速排尾矿,精选需小水流提高精度。
矿物密度差:黑钨矿(密度7.1-7.5g/cm³)比白钨矿(5.9-6.1g/cm³)更易分选。
5. 摇床的优缺点
优势:
分选精度高,可获高品位精矿。
无需药剂,环保成本低。
操作直观,易于调整。
局限性:
处理量小(单台约0.5-2t/h),常需多台并联。
对微细粒(-0.02mm)回收率低,需结合离心选矿机或浮选。
6. 现代工艺中的组合应用
与重-磁联合流程:摇床精矿可通过磁选分离黑钨矿(弱磁性)与白钨矿(无磁性)。
与浮选联用:细泥摇床尾矿可用浮选回收微细粒白钨矿。
更多:#重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