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根据上观新闻报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8月1日起对菲律宾输美产品关税从17%上调至20%。这纸声明,让菲律宾商界和民众彻底慌了神。
菲律宾贸易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菲律宾对美出口额92.98亿美元,进口额却高达141.78亿美元,逆差48.8亿美元。更扎心的是,这48.8亿逆差里,超六成来自电子元件、半导体组件这类支柱产业——菲律宾电子制造业每年对美出口占其总出口35%,每100美元货物多交3美元税,中小企业利润率本就只有5%-8%,这下连保本都难。
马科斯(资料图)
问题不止在钱上。特朗普这次加税,明显带着“区别对待”的意味。同批被加税的东盟国家里,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等国的税率要么比菲律宾低,要么较4月宣布时下调了。比如柬埔寨,税率从49%降到40%,老挝也从48%降到40%。唯独菲律宾,作为美国在东盟唯一的“条约盟友”,成了唯一被加码的对象。
菲律宾不是没想过“讨价还价”。5月初和美国谈判前,菲方特意列了计划:多买美国大豆、冷冻肉类,多卖半导体、椰子制品,想把关税从17%谈到零。结果呢?谈了不到俩月,税率反而涨了3个百分点。菲律宾驻美大使罗慕尔德兹现在只能说“安排官员访美谈判”,具体能谈到啥程度,他自己都没底。
这时候再看美国的态度,更让人心寒。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东南亚问题专家格雷戈里·波林直叹气:“没人明白为啥单独调菲律宾的税率。”有人猜测是跟越南有关——特朗普刚和越南达成协议,把越南输美关税从46%降到20%,条件是越南“完全开放市场”。可越南去年对美贸易逆差1235亿美元,比菲律宾多25倍都不止,凭啥越南能拿低税率?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的困境,早被现实戳得千疮百孔。马尼拉街头,超市里的进口商品悄悄涨价;工业园区里,电子厂订单量比年初少了三成;农村的香蕉园主更发愁——香蕉对美出口依赖度超60%,关税涨了,货轮还没靠岸,利润已经亏进去一半。商界议员急得找美国国务院求情,结果被一句“日程已满”打发回来。
更讽刺的是,菲律宾以为抱紧美国大腿能换来“保护”,结果成了被收割的“韭菜”。这些年为了配合美国在南海的动作,开放军事基地、联合巡航、纵容船只冲撞中国海警,哪一步不是把筹码往美国手里送?可美国什么时候真为菲律宾着想过?
这时候再看中国的态度,反而让人踏实。作为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从菲律宾进口的香蕉、芒果从来没设过贸易壁垒。哪怕菲律宾在南海闹得凶,中国也只是暂停部分合作项目,从没动过贸易制裁的“大棒”。
现在菲律宾终于尝到苦头了。外资企业开始撤离,工厂机器转得慢了,老百姓买东西更贵了。那些跟着美国喊口号的政客,现在躲在办公室里不敢露面。说到底,大国博弈里,小国最忌讳的就是押错宝。菲律宾以为抱上美国大腿能换安全,结果安全没换着,经济倒先崩了;以为能靠加税逼菲律宾让步,结果把自己变成了“不靠谱”的典型。
马科斯(资料图)
现在的问题是,菲律宾还能回头吗?电子厂老板等着发工资,蕉农等着卖香蕉,老百姓等着物价降下来。可美国那边,特朗普还在说“20%远没到要消除逆差的数”。这场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戏码,最后买单的,终究是菲律宾普通百姓。菲律宾这次算明白了——跟着美国混,承诺像泡沫,利益像刀子。只是这明白来得太晚,代价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