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废光伏板的裂解处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经过预处理、裂解反应、产物分离等环节,实现不同材料的精准回收。
预处理阶段是裂解效率的基础保障。首先通过自动化拆解设备去除光伏板的铝合金边框和接线盒,边框可直接送入熔炉重炼,回收率达 99%;接线盒中的铜、银等金属经分拣后单独回收,纯度可达 95% 以上。随后,去除边框的光伏板主体进入清洗线,通过中性清洗剂去除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避免杂质在裂解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清洗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利用,水资源利用率达 90%。
裂解反应是资源分离的核心环节。预处理后的光伏板主体被送入连续式裂解炉,在氮气保护的惰性环境中,通过梯度升温(从 200℃逐步升至 600℃)实现材料分离。200-300℃时,背板中的 EVA 胶膜和 TPT 塑料开始分解,产生甲烷、乙烷等可燃气体,这些气体经净化后可作为裂解炉的燃料,实现能源自给;300-500℃时,残留的有机黏合剂彻底分解,使玻璃与硅片分离;500-600℃时,硅片表面的钝化层被破坏,便于后续提纯。整个裂解过程无有害气体排放,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处理后,污染物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
材料分离阶段实现资源的精准提取。裂解后的物料进入冷却系统,玻璃碎片因稳定性高保持完整形态,通过振动筛分离后,纯度达 96%,可直接作为光伏玻璃原料;硅片颗粒经气流分选去除杂质,再通过磁选和光电分选剔除金属和塑料残留,纯度提升至 99%,可用于生产低纯度硅料或进一步提纯为光伏级硅;裂解产生的固体残渣仅占原重量的 2%,经检测无害后可作为建筑填料使用。据统计,每吨报废光伏板经裂解处理可回收玻璃 700 公斤、硅料 80 公斤、铝 30 公斤,资源总回收率超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