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热线电话:
爱电竞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爱电竞 > 产品展示 >

万亿恒大终章:许家印等被追讨400亿,资本帝国轰然倒塌

产品展示 点击次数:110 发布日期:2025-08-18 10:24

8月12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宣布正式退市。这一刻,这家曾以“宇宙房企”自居的巨头,在资本市场上彻底谢幕。从巅峰时市值超4000亿港元,到如今股价定格在0.163港元,市值仅剩22亿港元,恒大用16年时间完成了从神话到废墟的崩塌。而许家印、丁玉梅等人被追讨超400亿元股息及酬金,全球资产冻结超500亿元的消息,更是将这场金融风暴推向顶峰。

从“高杠杆神话”到债务黑洞2009年,恒大在港交所敲响铜锣时,许家印的野心已显山露水。他以“高负债、高周转”模式疯狂扩张,土地储备迅速跃居行业前列,甚至将业务拓展至足球、矿泉水、文旅等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2017年,恒大市值攀上4000亿港元高峰,许家印身家2900亿元登顶胡润百富榜。然而,这种靠债务堆砌的“规模神话”,早已埋下隐患。2019-2020年,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利润超900亿元,财务造假被坐实后,2021年流动性危机爆发,股价从14港元暴跌至不足2港元,踩雷者无数。

清盘人入场:400亿追讨背后的“人祸”2024年1月,恒大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安迈顾问成为清盘人。此后,清盘人接连起诉许家印、丁玉梅、前行政总裁夏海钧等7名被告,追讨约60亿美元(438亿元人民币)的股息及酬金,并冻结其全球资产600亿港元。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揭示了恒大管理层在财务造假中的核心责任,更暴露出“技术性离婚”“资产转移”等逃避债务的手段。丁玉梅被曝名下遍布伦敦豪宅、温哥华房产,每月仅生活费就高达2万英镑,与普通债权人“讨债无门”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万亿帝国”为何难逃崩塌?恒大的陨落并非偶然。其核心问题在于“高杠杆+多元化”的致命组合。2016年,恒大将上市公司名称从“恒大地产”变更为“中国恒大集团”,野心勃勃地涉足金融、互联网、文旅等新赛道。但这些“副业”不仅未带来盈利,反而吞噬了大量现金流。更致命的是,恒大在债务压力下铤而走险,通过虚假财报维持股价,最终在2021年引发连锁反应。如今,清盘报告显示,恒大可变现资产仅约20亿港元,远不足以覆盖2.4万亿债务,普通投资者和中小业主的损失难以挽回。

谁该为这场灾难买单?许家印等人固然难辞其咎,但恒大危机背后更值得深思的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在“三道红线”政策下,房企高杠杆模式已难以为继,而恒大却试图通过“左手卖房、右手炒股”苟延残喘。当监管收紧、市场下行时,其脆弱性瞬间暴露。此外,投资者盲目追捧“规模神话”,银行和金融机构过度授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恒大膨胀的野心。如今,这场风暴警示所有人:脱离实业的资本游戏终将崩塌。

写在最后:法治化出清,才是出路恒大的退市,标志着中国房地产行业从“野蛮生长”向“法治化出清”转型的关键一步。正如中指院专家所言:“风险正在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出清。”未来,房企必须回归“房住不炒”的本质,投资者需警惕“规模陷阱”,而监管层更需强化对财务造假的零容忍。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这场风暴的教训是:不要相信“高杠杆”能造神,更不要幻想“泡沫”永续。毕竟,万亿帝国的倒塌,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中国恒大将于8月25日退市#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