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加拿大财政部突然宣布了一项让全球市场瞠目结舌的新政:从8月1日起,凡是进口含有中国熔化和浇铸成分的钢铁产品,一律加收25%的附加税。看似剑指中国,其实背后却是一场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你推我挡”大戏。谁能想到,这一刀砍下去,最先喊疼的不是别人,而是加拿大自己的农民。
事情要从特朗普那边说起。美国刚恢复了对加拿大钢铝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还放话:“敢反击?所有输美商品立马35%关税伺候!”吓得加拿大议会赶紧撤回数字服务税法案。但这还没完,加拿大政府在压力下选择了一个看似聪明、实则昏招的办法——把气撒到中国头上,对中国产品开刀。
可惜算盘打错了。这波操作连本国钢铁协会都不买账,因为2024年数据摆在那里:中国只占他们进口钢铁不到10%,而美国货占了一半多。这么一搞,不仅保护不了自己,还给了美国企业趁火打劫的大好机会,美国钢企市占率直接涨23%。反观本土厂商,只能眼睁睁看着产能利用率跌到十年来最低点,为啥?因为失去了便宜的中国原材料,只好转向更贵的韩国、东南亚采购,成本蹭蹭往上涨。
再说农业这头,中国没有跟你争吵,也没发声明抗议,而是直接把油菜籽等订单甩给澳大利亚。温哥华港口堆满油菜籽集装箱,却没人来提货,加拿大农场主只能望仓兴叹。今年收割季,看着金黄一片烂在地里,那滋味别提多难受。本以为还能靠出口赚点钱,现在全泡汤。而且,中国市场可是撑起74%出口份额的大客户,这一下断供,让萨斯卡通省那些靠种地吃饭的人日子雪上加霜。
此时最开心的是澳大利亚。趁机接住来自中国的新订单,不光油菜籽,还有饲料谷物、脱壳豆类等十多个品类。一夜之间,中澳两国就防止黑胫病传播签订框架协议,首批15万至25万吨油菜籽即将试水进华市场。这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让人不得不感慨一句:天上掉馅饼,有时候真不是传说!
讽刺的是,加拿大想通过贸易壁垒保住自家产业,却反倒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让国内农业陷入困境,还拱手送出国际市场份额,更让美企坐收渔利。在这种内外交困之下,加拿大驻美大使馆也只能选择沉默应对国内外压力。而且98%的企业都是中小型公司,本就脆弱,如今又要重新评估与美国经济关系,大量企业被迫调整策略,要么削减投资,要么干脆转向本土供应链苟活。
其实,从这场闹剧可以看到,当今全球贸易格局早已变天。“抱大腿”换来的未必是庇护,很可能只是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代价。当别人在用规则博弈时,你还想着站队取巧,那吃亏恐怕就是迟早事儿。不如静下心,把握自身优势,多元布局,用实力赢得尊重,比什么都靠谱!
最后小编想问:如果每次遇到麻烦就随便找个替罪羊甩锅,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制造新麻烦?对待这个问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