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
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
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6分)
【参考答案】
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地矛盾;棚民集聚与当地族人发生冲突带来的基层治安矛盾;当地族人私自将山场租给棚民开发种植带来的环境矛盾。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8分)
【参考答案】
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法律与教化结合;宗族治理色彩浓厚;以稳定基层秩序为主。
17.(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
表2、表 3 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录摘编和版本情况。
——据《江苏艺文志》等
(1)书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4分)
【参考答案】
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代;有志之士救亡图存的时代;西学东渐又中西并存的时代。
(2)表 3 对我们了解这部书在时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从 1861 年到 1883 年,该作品的抄本在士大夫中流传,可以反映士大夫重视作品的主张,但从侧面认识清政府没有正式接纳该思想,受到顽固派的阻扰。
从 1883 年到 1892 年,该作品不断地被民间刊刻,有助于认识到洋务运动开展后社会的变化。
从 1897 年到 1898 年,该作品民间刊刻更加频繁可以反映甲午战败后国人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
18.(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1981 年 9 月 17 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凡符合下述条件的职工均可报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
2.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初等英语基础;
4.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
5.年龄在 45 岁以下,身体健康。
——据南兆旭《深圳记忆:1949—2009》
结合材料,以“深圳·窗口”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示例: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1978 年 12 月,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1980 年 5 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深圳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台,便于发挥对外窗口的功能。
为进一步推进开放,实现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目标,1981 年 9 月,深圳蛇口工业区发布人才招聘启事,招收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从招聘启事的信息中可以看到当时深圳发展的缩影,应聘人员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坚持“五讲四美”,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理工、财经专业毕业、有初等英语基础,这是对企业管理技术人才的初步要求,反映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目的;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是对应聘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以及在对外交流中的必备技能;年龄在 45 岁以下,身体健康,说明招聘条件比较广泛,也反映了中国当时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的稀缺性。所有招聘条件,其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培养人才。
综上所述,深圳,做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其对人才的需求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的关键一环。
19.(17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折页:1924年温布利博览会
20 世纪初,英国提出了与自治领和殖民地举办一次博览会的计划。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计划搁浅。一战后,计划重启。1924年,博览会在伦敦温布利举办。图 6 为本次博览会规划示意图和相关展览内容:
——据《谢菲尔德每日电讯》等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英国为什么举办这次博览会的证据?概括说明理由。(17分)
【参考答案】
证据:英国政府馆中关于英国军事、经济以及文化的展示;工业馆和工程馆的修建;英国所属自领地和殖民地的场馆布局;世界地图浮雕;艺术馆的设置等。
理由:博览会展示了英帝国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以及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重塑战后英国民众的自信心;殖民地的异域风情,在东西方对比差异中印证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潜移默化的传播了帝国主义的价值观念;一战后自领地和殖民地争取独立的背景下,通过博览会来加强团结与促进贸易交流,来缓解战后英国疲软的经济以及稳固帝国内部关系;艺术展览在于展示一种更加真实的民族特性,预示帝国内部关系的调整。